2023-09-12 16:01:25 来源:网络 阅读量:17758 会员投稿
浙江和江苏的乡村旅旅,可谓日月星辰,并驾齐驱。最近考察了所谓一贯滞后江南的苏北大平原,竟发现今非昔比,.鸟枪换炮,星光闪烁,眼前一片”豁然开朗”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一)水墨风景结合运动休闲,大埝社区打造出乡村体育综合体。
南京大埝社区位于风景秀丽的老山北麓,感觉有点像杭州富阳。
自行车文化体验馆是园区的最大亮点。大力开发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发展健康旅游。大埝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大埝整合绿色资源,打造出一个集观赏、游玩、健身和科普等体验为一体的体育综合体,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自行车绿道、野外攀岩、野宿露营等项目,吸引大批“市民”来这里锻炼身体、放飞心情。如今,景区每年举办体育赛事近30场,接待百万余人次,年营业收入700多万。
二)记住乡愁,传承文化,不老村实现美丽乡村模式突围。
老山不老村位于南京浦口区的白马社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整个村子以齐整的石砖铺路,路边是漂亮素雅的房舍。无庭不成居,新型生态庭院,在融入老山的野生环境的同时,还结合了本地的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
“不老居”的女主人徐仁萍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通过改造自家的小院,她建起了“不老居民俗文化体验馆”,让大漆葫芦、剪纸、刺绣等传统民俗文化在不老村熠熠生辉。
从山村农村不兴旺、农业不发达的原状,到现在的“中国最美村镇50强”,全新的发展思路及发展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年村客流量达到55万人次,全村经营收入约4200万。
三)从“渔花子”到“最美渔村”,沿湖村走出“渔歌唱晚”特色发展之路。
沿湖村是扬州市唯一纯渔民居住的小渔村。渔民世代以船为家,打鱼为生,看天吃饭。近年来,渔民结束“水上漂”,在陆地扎了“根”。从卖鱼虾到“卖”风景,昔日的“渔花子村”变成了网红“美丽新渔村”。
据了解,2007年,以保护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为契机,沿湖村大力推进渔民上岸工程。面对村里仅有的70多亩地,村两委和村民们拿出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将600亩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建起了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小楼。累计300多户养殖户和渔民上岸,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村民们还吃上了乡村旅游经济“饭”。
四)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独具特色的侯冲品牌。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街道积极建设非遗手狮基地,打造手狮工坊,开设课堂,开发亲子互动游,引导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让“永宁手狮舞”不仅“舞出”了永宁的厚重历史,也“舞出”了永宁农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
据了解,社区牢固树立“生态立村”的理念,以滁河风光带古河新治为契机,利用原生态湖泊、沼泽,集中力量打造知青农场、知青植物园、儿童游乐园、姚徐老街、水生植物博物馆、四季花海等特色旅游项目。同时,根据本地特色,着力打造民宿集群,包含花居民宿、青年旅社,福寿居、三婶家等特色品牌。
五)回族乡清真村,高扬宜居之地、绿色生态大旗。
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清真村落形成于清朝,村内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古清真寺、民族和谐的传统民居、一望无际的沿湖风光,吸引着乡村爱好者纷至沓来.
悠久醇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清真村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字号”的菱塘盐水鹅、金黄酥香的馓子、独具特色的“回回”习俗以及考验技艺的石锁、石担等,不仅仅是清真村的专属文化符号,更成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据了解,菱塘成功举办多届民族旅游美食节、菱塘老鹅节和高邮湖“蟹斗”大赛,每年有数万名游客来这里品尝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百年老卤的菱塘盐水鹅,品尝非遗筵席全牛宴、全羊宴、全鹅宴、全鱼宴等清真宴。
“承载历史,发展未来,相信未来的菱塘回族乡,也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展得越来越好。”村党总支副书记薛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