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17:14:03 来源:金融界 阅读量:9179
核心视图
在3月份两会召开之前,把握政策走向的关键在于部长会议和地方两会观察前者重在找准政策抓手,观察后者重在评估政策整体力度本文将对近期的地方两会进行全面梳理
31个省市召开两会,平均目标增速5.6%。
以2021年各省GDP权重计算,2023年各省市GDP增长目标加权平均值为5.63%,比2022年下降0.46个百分点5个省份上调,23个省份下调,各省市GDP增长目标偏差也有所放大同时,北京和上海的GDP增长目标并不一致,全国两会增长目标的锚似乎受到了干扰结合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各地调整目标并不是根据疫情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思考三个关键问题:如何客观理解5.6%的加权GDP增长目标两会经济目标增速的合理预期有多高实体经济增长的锚应该定位在哪里
事实1:降低目标并不意味着看着经济下滑
从2016年的经验来看,有17个省市下调了当年的GDP增长目标,但有22个省市的实际增长好于年初的目标从GDP的细分来看,当年正式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扩大内需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增长
因此,我们认为,在经济下行期,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更倾向于谨慎和保守,小幅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看衰。
事实二:稳增长的前提是扩大内需。
从工作目标来看,17个省市的年度工作重点包括稳增长,比去年多了4个即使不是首要任务,稳增长和扩内需在相关省市也排在前1/2就政策工具而言,地方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是投资8个省份上调了固定投资目标增速,9个省份目标增速大于等于10%,整体为正
因此,我们认为地方政府仍然重视经济增长,他们对扩大内需的支持仍然很强。
事实三:收益目标不降反升,反映经济乐观。
13个省市上调财政收入目标增速,其中9个省份在GDP增速下调的环境下上调了财政收入目标增速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好转的年份,经济大多好转从逻辑上讲,在没有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不太可能主动提高:1)中央转移支付基数高,快速提高拉动率的概率小,2)各地区通胀目标一致,与去年基本持平,通胀推动名义增长的概率较小,3)税基的扩大和税收优惠的下降都隐含着对经济增长的乐观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对财政收入增速的乐观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明年经济增长保持了乐观预期这与审慎对待GDP目标增速并不矛盾,也足以化解对地方政府弱预期的担忧
客观理解5.6%,期待更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5.63%的加权GDP增速虽然低于2022年的目标,但主要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审慎态度从重点任务和财政收入目标来看,地方政府对今年整体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稳增长,扩内需政策的力度有望延续
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我们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年度经济增长率锚定在5%以上较为可取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提出争取更好成绩等正面表述2023年实际经济增速预计在5.5%—6%左右
目录
1.31个省市召开两会,平均目标增速5.6%。
2.事实1:降低目标并不意味着看不起经济。
3.事实二:在稳增长的前提下,扩大内需的力度不会减少。
4.事实三:收入目标不降反升,反映出对经济的乐观。
5.客观理解5.6%,期待更好的结果
以下是正文
31个省市召开两会,平均目标增速5.6%。
地方两会是关键窗口,了解条块分割有助于把握全年的政策重点正如我们在前期报道中强调的,在3月份两会召开之前,把握政策走向的关键在于部长会议和地方两会的增量信息观察前者重在找准政策抓手,观察后者重在评估政策整体力度
31个省市公布了GDP增长目标,加权增速为5.63%,略低于2022年目标从1月中旬开始,各省市陆续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GDP增长目标以2021年各省GDP权重计算,2023年各省市GDP增长目标加权平均值为5.63%,比2022年下降0.46个百分点
各省目标调整方向不同,偏差大于去年5个省份上调,23个省份下调,方向并不一致同时,从目标增速的分布来看,今年31个省市GDP目标增速的变异系数也大于2022年,反映出各省市之间的目标偏差较大
与此同时,北京和上海的目标差距拉大,人大增长目标的锚似乎被打乱了从历史经验来看,北京,上海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接近全国经济增长目标但今年北京上海GDP目标增速都降了一升,而且方向不太一致,绝对水平也有1pct的差距
那么,各地调整经济目标的依据是什么2022年是否会根据疫情影响的破坏程度调整增长目标在我们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在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是今年GDP增长率的代理变量我们发现去年经济增速越慢,今年目标越高或者去年对经济影响越大,今年目标上调越多的逻辑没有解释力
那么,如何客观理解5.6%的加权GDP增长目标呢两会经济目标增速的合理预期有多高实体经济增长的锚应该定位在哪里
基于地方会议的多维度信息,我们认为各省市调整经济增长目标更多是出于审慎考虑的战略选择我们发现,至少有三个事实可以证明,地方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是重视的,也是充满信心的
事实1:降低目标并不意味着看着经济下滑
首先,从2016年的经验来看,降低经济目标不一定意味着第二年经济疲软。
2015年底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与目前颇为相似一是2015年下半年经济明显走弱,2016年稳增长压力较大,第二,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稳增长,态度坚决,推出多项稳增长计划,包括减税,房地产去库存等
2016年,17个省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但22个省份实际增长好于年初目标与2015年相比,2016年地方两会公布的GDP目标增速为17降2升12平,大部分下调但从全年的实际表现来看,31个省市中有22个省份的实际增速高于目标增速
事实上,2016年经济企稳向好,扩大内需政策有力支撑了经济向好从OECD先行指数和制造业PMI来看,2016年上半年经济开始逐步企稳,2016年下半年重新进入扩张阶段从三驾马车的拉动速度来看,在外需相对萎缩的环境下,前三季度的投资和下半年的消费支撑经济增速保持在6.5%以上
综上所述,在经济下行期,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往往会更加谨慎和保守小幅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看衰
事实二:稳增长的前提是扩大内需。
其次,今年地方政府依然重视稳增长和扩内需,不用担心力度不够。
以稳增长为首要任务的省份数量比去年多,超过一半我们详细梳理了31个省市的重要工作,我们发现有15个省市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同时,2个省份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兼顾产业升级和稳增长综合来看,17个省市的年度工作重点包括稳增长,比2022年多4个这反映出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要求
即使不是首要任务,稳增长和扩内需在相关省市依然排名靠前把标准放宽到各省市所有重点工作对象除天津外,30个省市与扩大内需相关的稳增长政策均排在重点任务的前一半,反映出明年地方政府工作中重视经济增长的普遍性
地方稳定增长的主要出发点是投资8个省份上调了固定投资目标增速,9个省份目标增速大于等于10%,发力意愿依然强烈与消费相比,地方政府在刺激投资方面的政策工具更加完善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来看,表现比较均衡,8升6平8降同时,共有9个省份提出了10%及以上的增长目标以上两点都反映出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意愿并没有减弱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还是重视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省份都将其作为年内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扩大内需的支持力度依然很大
事实三:收益目标不降反升,反映经济乐观。
最后,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增速的乐观,反映了对经济的乐观。
13个省市上调财政收入目标增速,其中9个省份在GDP增速下调的环境下上调了财政收入目标增速从31个省市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来看,有13个省市上调了目标,仅4个省份小幅下调了目标在上调财政收入目标的13个省市中,有9个省市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上调了财政收入目标算上财政收入目标增速与去年持平的省份,有13个省市对财政目标变化方向的乐观程度超过了经济增长方向,只有上海在上调经济增长目标的环境下下调了财政收入目标
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提高的年份,经济大多好转从GDP综合增速和OECD先行指标年均变化来看,在过去的22年中,只有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有所好转,但整体经济走弱大多数年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升,往往意味着经济有所好转
从逻辑上讲,有五种可能的情况让地方政府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乐观态度。除了经济增长好转,其他四种情况的概率都不大:
1)中央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但目前转移支付基数一直处于高位根据2021年的数据,中央转移支付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2.5%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但在高基数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中央转移支付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概率较低
2)通胀的显著走强推动了财政收入的名义增长,但这种情况与各地区的通胀目标并不自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不同于GDP增长率,前者是名义增长率,后者是实际增长率如果部分省市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提高财政收入增速,那么我们应该看到部分省市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但从2023年地方两会的目标来看,30个省份将通胀增速定为3%,基本一致,没有地区差异
3)现行税收优惠不减,但税基扩大税基的扩大往往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改善这种情况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乐观假设
4)税基不变,税收优惠逐渐下降中央经济会议要求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经济整体走弱,税收优惠下降的概率并不大相反,税收优惠政策的下降实际上暗示了一种乐观的假设,即经济将会好转
综上,13个省市上调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反映出地方政府对明年经济增长保持乐观预期这与审慎对待GDP目标增速并不矛盾,也足以化解对地方政府弱预期的担忧
客观理解5.6%,期待更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5.63%的加权GDP增速虽然低于2022年的目标,但主要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审慎态度从重点任务和财政收入目标来看,地方政府对今年整体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力度不减
正如我们在上一份报告中强调的,2023年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是潜力和信心经过三年的休眠期,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东山再起的关键一年,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收敛是大概率事件长期来看,伴随着经济体量的扩大,长期来看增长中枢继续下降也是一定事件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在向5%收敛
因此,我们认为,全国人大将全年经济增速锚定在5%以上更为可取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提出争取更好的成绩等积极的表述2023年实际经济增速预计在5.5%—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