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斗终于超越GPS主导国内导航定位它到底强在哪?

2022-12-15 08:31:26   来源:快科技  阅读量:14006   

在北斗诞生之前,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GPS是导航的代名词当北斗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很少有人再抱着这种想法了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手机用户经常使用的高德地图每天调用北斗卫星定位已超过2100亿次,平均每次定位调用卫星数比GPS多30%。

另一个应用百度地图今年10月调用北斗卫星,日均定位量已经超过1500亿次,实现了北斗优先的定位切换。

从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一号工程开始,北斗用了近30年的时间,才取代GPS在中国的位置,占据领先地位。

比北斗GPS好的是什么。

GPS最早用于军事服务,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米以内,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黑科技,可以称之为降维。

可是,自从GPS被用于民用后,它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之后,用户开始对GPS吹毛求疵

有很多车主用应用地图差点把车开进海里的例子。

这说明GPS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消费级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场景,比如车道级导航,自动驾驶等,这就要求卫星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北斗在这方面有优势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2.5到3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就亚太地区而言,北斗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大致相当于GPS。

今年4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谷仓表示,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定位精度优于4.4米,与美国GPS相当,但在亚太地区的性能更好。

这很好理解,北斗作为中国的定位系统,首先要服务国内市场,安排的卫星多,定位精度自然更高。

这也可以从北斗为全球和亚太地区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中看出根据上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北斗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三大全球服务对亚太地区,可提供区域短消息通信,星基增强,精确单点定位,地面增强等四大区域服务

在通信方面,北斗也更胜一筹GPS是单向通信卫星,只能向终端发送信号,终端无法响应北斗系统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功能更加全面

此外,北斗系统在卫星数量和分布完整性上更合理,定位信号更稳定,定位质量更高,定位速度更快这就是为什么高德地图每次定位调用的卫星数量比GPS定位系统高30%的原因

北斗诞生的黑科技

虽然北斗系统的诞生比GPS晚了很多,但说到应用,北斗早已和应用市场达成一致,催生了很多Rdquo黑科技,。

这不仅解决了用户开车迷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精准解决停车难,事故预警等问题。

这一点很多车主都深有体会在高架桥,高速公路或普通城市道路上,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可以提供事故预警提示这时候车主需要减速慢行或者绕道行驶

高德地图还有一个功能很实用,就是精准倒计时的倒计时功能,用户在路口不需要犹豫。

在自动驾驶领域,北斗系统也可以提供辅助很多人认为只有汽车足够智能才能实现自动驾驶,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说法

自驾不仅需要智能的汽车,还需要智能的道路和强大的地图这条智慧之路,强大的地图,需要卫星导航系统的力量,这也是百度Apollo等自动驾驶公司目前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卫星通信方面,华为和苹果此前都推出过支持卫星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但使用的技术不同。

iPhone 14系列采用低轨卫星方案,华为Mate50系列采用北斗卫星技术加高轨卫星方案卫星和手机的距离更远,一些老机型可以通过高增益算法和新的通信协议进行升级,技术含量更高

还有一点就是国内销售的iPhone 14系列不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即使在海外,也只有美国等少数地区提供该功能

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实际上还享受不到GPS的一些服务,建设更好的北斗系统可以给全世界的用户带来更多的应用。

北斗的全球之路

伴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这其实正在成为现实。

不久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表示,北斗应用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全球超过一半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北斗产品。

上个月,北斗三号首个海外综合监测站在白俄罗斯建成并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北斗三号系统的全球监测网络。

其实还不是北斗系统的完整形态。

目前,北斗系统中有45颗卫星在轨提供服务,加上明年计划发射的3至5颗卫星,北斗卫星数量约为50颗,覆盖全球没有问题但是卫星技术日新月异,下一代北斗系统也需要提上日程

新一代北斗系统建成后,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北斗和中国的时空系统都将为你提供安全可靠的时空技术。

届时,中国的北斗自然就是世界的北斗。

相关信息国家有重磅进展!超级GPS已经主导了国内导航定位,亚米级高精度定位高德北斗卫星每日定位次数已超过2100亿次中国卫星拍摄的第一批太阳照片公布!你明白吗特殊太阳卫星夸父一号首批科学图像公布:2022年华为手机会有哪些创新

支持0个人

反对

报酬

商品价值评分

快科技1997—2022版权所有。

ICP编号18024899 —2王编号41010502003949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旅游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